跳至內容

《九龍城寨》影評:大陸票房報捷的背後,是否真代表了港產片北上「回春」?

《九龍城寨》扛住了港產片在大陸市場的頹勢,靠舊香港情懷還是靠硬功夫?

《九龍城寨》影評:大陸票房報捷的背後,是否真代表了港產片北上「回春」?
《九龍城寨之圍城》劇照。

【編者按】《九龍城寨之圍城》票房成績可觀,不僅在香港屢破紀錄,在中國大陸的五月票房榜上也名列前茅。大陸觀眾紛紛予以評價,稱之為「港片回春」。這種「回春」是發自情懷,還是品質過硬?大陸影評人王秋辰從數據說到文本,從大陸的工業和評論兩個角度談論大陸視角中的《九龍城寨》。

在《九龍城寨》首映禮上,導演王晶說,「這部電影為香港電影這一年開了個好頭,希望香港電影重新振作」。另一邊,一位普通觀眾發言稱港片回來了,隨後又補上了一句,「我是看著港片長大的」。至少在大陸市場,「港片回春」是香港影人和大陸觀眾之間心照不宣的話題。

營銷方面,《九龍城寨》基本在模仿去年大陸電影《封神一:朝歌風雲》的路子,片方主動引導同人創作,城寨四少、九龍男團相繼出道,劉俊謙也以「城寨大小姐」的頭銜收穫到來自大陸的首波人氣。

這部電影確實抗住了港產片整體在大陸市場口碑坍塌的壓力,截至5月13日斬獲4.7億票房,數字雖然不多,考慮時下大陸的經濟狀況,已算是不錯的成績。在營銷方面,影片基本在模仿去年大陸電影《封神一:朝歌風雲》的路子,片方主動引導同人創作,城寨四少、九龍男團相繼出道,劉俊謙也以「城寨大小姐」的頭銜收穫到來自大陸的首波人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