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早熟的、千瘡百孔的、被物化的小女孩們|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

寫下這篇自述的決心是堅定的,但過程卻充滿艱難。我看見種種「未成年少女」與「創傷」的被符號化,我的存在成為了一種文學容器。

早熟的、千瘡百孔的、被物化的小女孩們|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
2020年8月7日,中國武漢,市民在夜總會上向空中扔 100 美元仿鈔票。攝:Yan Co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作者按】好像到了人生的某個節點,有一類我曾經熱愛的文學或影視作品,開始逐一讓我皺眉——它們是關於飽經創傷,而過早「成為大人」的小女孩們的。

在這一敘事裏,一面是《出租車司機》、《這個殺手不太冷》,另一面是《同意》、《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面是由男性書寫的、跨越年齡的愛情,是純貞而聖潔的救贖神話;一面是由女性書寫的、權力失衡的關系,是破碎而疼痛的毀滅故事。

而我,也曾是那樣的一個小女孩。從初中開始,因為不堪忍受的家庭暴力與精神虐待,我為自己築起了一座高高的堡壘——在與成年男性的浪漫周旋裏,並用文學性的幻想為這份「愛」撒滿糖霜。它是我熱切的幻想、信奉的真理,以及因為無法融入同齡世界,而為自己精心編織的一場逃亡。

在幼小的我眼中,它曾是那樣地發著光。直到有一天,又像是沙子堆砌般,一陣風吹過,便快速地塌陷下去。成年之後的我,對它們產生了反胃的直覺,又在反覆的沈思裏,逐漸摸清了緣由,並迫切希望將之記錄下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