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前台灣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在他生日凌晨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83歲。
台北榮總於清晨六點半左右,證實該消息,而施明德的女兒施笳、施蜜娜也透過施明德的臉書發布聲明,「我們的父親,施明德先生,在他生日的這一天啟程,與等待他的家人,和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們團聚。不管是在此岸或是彼岸,他都不曾孤單。」
施笳、施蜜娜寫道:每年1月15日,施明德總是會對深愛他的人們道別,把每一次的生日當作是最後一次。「現在才懂得,這是爸爸多麽溫柔體貼的、充滿愛的表現。」
生於1941年的施明德,見證過日本殖民,躲過空襲,戰後經歷二二八,在高雄火車站前見證青年反抗國民黨暴力,長大從軍只為了推翻專政。他是台灣知名的政治犯,在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四位總統任內三度入獄,因屢屢觸犯威權統治政權的底線,多次遭到軍法審判,最重被判到無期徒刑,累積坐牢時間達26年,絕食時間有四年七個月之久,有台灣的「曼德拉」之稱。
從黨外行動到進入體制,施明德都是民進黨的重要人物之一,自2008年倒扁運動後卻與民進黨與獨派漸行漸遠。他一生主張和平,推動「大和解」,既是永遠的反對派,也是終生的和平倡議者。2023年,他寫的最後一本書是《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在台海情勢仍然緊張的這一年,重申「避戰」的主張。
「我們的父親,他沒有忌日,只有生日」,施笳、施蜜娜表示,「父親一生所捍衛的精神和價值,只會不斷地在我們的世界裡誕生、長長久久的茁壯」。
兩次無期徒刑,施明德見證威權統治與民主轉型
「我堅持既然生為被統治的台灣人,我不能放棄人權工作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