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律政劇在台灣熱火:可成台劇國際化出路?|專訪《八尺門》與《無罪推定》

華語世界受包青天影響,習慣最後一定要平反,但有些韓英美劇就敢對觀眾講:要用人為制度來實踐正義,是很徒然的。

律政劇在台灣熱火:可成台劇國際化出路?|專訪《八尺門》與《無罪推定》
《八尺門的辯護人》劇照。圖:鏡文學提供

今夏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以下簡稱《八尺門》)於7月24日在Netflix上線後,寫下蟬聯四週「台灣節目週榜冠軍」的紀錄。這部結合原住民、外籍移工、死刑、官商勾結議題的律政劇,以1986年命案「湯英伸事件」為原型,在台灣引發了社會熱烈關注。劇中主角的口頭禪「Holy媽祖!」一時間蔚為流行,也促使Netflix火速加購了這部劇在港澳星馬及汶萊地區的播映權。

「八尺門」如此火爆,會否在近年台劇銳意進取的道路上,律政劇將可以成為擔綱的劇種?在《八尺門》掀起一波熱潮之後,台灣具備好發展律政劇的條件了嗎?我們採訪了《八尺門》監製董成瑜和編導唐福睿;而在《八尺門》之後,還有一齣台語律政劇《無罪推定》會於明年第一季推出,我們也採訪了其製作人陳思宇,和具法學院背景、擔任《無罪推定》編劇的林珮瑜,而林珮瑜還是台灣首部律政職人劇《最佳利益》(2019)的三季編劇。本文希望與這些製作人與作者一起,來梳理一下律政劇在台灣的發展現況與前景。

台灣影視要進入國際市場,律政劇是一個好的操作模式,可藉由律政載體講述台灣特有的題材,比如同婚議題,「《八尺門》會引起廣大迴響,因外籍移工⋯⋯是台灣跟東南亞市場都會有共鳴的。」
《八尺門的辯護人》劇組重返八尺門原址海濱國宅精心佈置劇中角色的家,左為飾演被害船長的拉卡巫茂,右為導演唐福睿。圖:鏡文學提供
《八尺門的辯護人》劇組重返八尺門原址海濱國宅精心佈置劇中角色的家,左為飾演被害船長的拉卡巫茂,右為導演唐福睿。圖:鏡文學提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