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台港中#MeToo對談(上):#MeToo是否檢討非性的暴力?是所有人的運動嗎?

「只有某一種論述(discourse)是普遍被接受的,跨出這個discourse之外,很多是沒有辦法被接受的。」

台港中#MeToo對談(上):#MeToo是否檢討非性的暴力?是所有人的運動嗎?
2022年7月3日,中國北京,一名女士站在藝術裝置後。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端對談」是端傳媒新開設的欄目。其實對談是我們常用的探討問題的方式,一方面重在「對」,從話題的一端到另一端;一方面重在「跨」,跨地域、跨領域,把斷裂的重新放在一起。從這個欄目出發,我們希望讓差異衝撞,允許「不能說」的說出來,讓相似的找到友鄰,讓不同的看見彼此。

註:為尊重被指代人的身分認同,文中他/她們/非二元均用ta/ta們指代。

2023年#MeToo運動在台灣的爆發,像在東亞地圖上扎扎實實地摁進了一顆大頭釘——儘管三十年前台灣已經發生過反性騷擾的校園運動,「性平三法」也已經實施了19年。在台灣本地的脈絡裏,#MeToo以一種新的講述方式席捲而來,它也呈現出和中國、韓國等地的差異,更多了一些來自男性的、以及LGBTQ+的維度。

而經過五年#MeToo發展,中國文化圈今年也曾再燒一團火,本地觀察者眼中,這一次,女性困境和男性問題之間暴露出巨大的視角差異;團結還是放棄,成為運動策略轉變的暗線。受台灣影響,六至八月的香港點燃了針對兩名攝影師黃振強Chris Tong和一名導演任俠的指控,但或許還難以用「潮流」來形容。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