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夏天在歐洲逛劇場:2023柏林戲劇節與維也納藝術節

華人社會鮮有不帶情緒的公共討論,要能製作一齣像《前往達浩的巴士》的製作,不知要待到何時。

「很多東西都是怪異的。但沒有什麼比人更怪異的了。」

每年夏天,歐洲的劇迷都可以很忙,因為各國都有大大小小的戲劇節,既可以讓你窺探最新的戲劇潮流,也可以得見歐洲最關心的議題。如果是戲劇工作者,這個更是一個跟業界人士碰面的好機會。不過這種戲劇盛會,曾因疫情中斷兩年,其中也有戲劇節移師網上發佈。今年我走訪了兩個傳統大型的戲劇節—— 柏林戲劇節和維也納藝術節,從他們挑選的戲碼,也能看到一些最新趨勢。

柏林戲劇節的來龍去脈

柏林戲劇節其實是一個比較方便的譯法。德文原文為Berliner Theatertreffen, Berliner是柏林或柏林人的意思,Theatertreffen解作「劇場相遇」。這個相遇是雙向的,你遇見劇場,同時劇場也遇見你。戲劇節由柏林藝術節主辦,本身擁有一座表演中心(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1963年柏林藝術節邀請了五個客席演出,1965至1966年起柏林戲劇節正式獨立運作,並將每屆演期定在五月。1989年5月,柏林圍牆倒下之前,柏林戲劇節首次邀請東德劇院參與,以展示德語戲劇的現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