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司機,於香港俗稱「的士狗」,背後罵其態度差,揀客拒載,貪小便宜。南亞裔人士,則打從香港開埠初年已被蔑稱「阿差」,英殖時期警隊多聘用「阿差」,同樣惡名遠播,而警察即「差佬」這個說法甚至延續到今日香港。由香港新世代導演劉國瑞執導的劇情長片《白日青春》,便講述了一場圍繞「的士狗」與「死差仔」一老一小的香港亡命之旅。電影不單為黃秋生在2022年帶來首個金馬影帝獎座,也是他繼 2019 年《淪落人》後,再度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香港一直以來都有歧視
「香港有歧視,一直以來都是,這跟歷史很有關係。但那種歧視不是源自香港,是從以前中國大陸的歷史開始。」
「你眼中香港人就是這樣嗎?」未入正題,黃秋生已劈頭反問。在《白日青春》裡,由他飾演的「的士狗」陳白日,為口奔馳,行事粗魯野蠻,一邊常被客人賤視,被交通警察針對,於是另一邊他亦特別歧視比起自己更邊緣、更常被社會針對的少數族裔,體現了層壓式的社會生物鏈,是最典型的「仆街」香港人。黃秋生緩緩道:「可能你接觸的香港人是這樣,但當然不會全部都是。雖然歧視人已經是我們的一種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