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中國政權的新合法性危機:剛性監控維穩體系的「脆弱性」

人民怒吼的一句「下台」瞬間擊穿意識形態合法性,動搖了色厲內荏的維穩監控體制。

去年年底,在毫無科學依據、違反全球學術共識、近乎荒誕的COVID-19清零政策實行近三年後,被高度政治化的疫情防控最終點燃了反噬的民怨。2022年10月,鄭州富士康和廣州海珠區多次發生農民工衝破防疫護欄和警方封鎖線的抗爭事件,憤怒的人群向警察投擲各種雜物,身穿防護服的警察向抗議的人群投擲催淚瓦斯,這樣的場景顯示出防疫封控最緊繃的狀態。11月底,中國多個主要城市和近百所高校爆發了市民和大學生參與的抗議活動,他們手舉白紙,高喊四通橋抗議者寫下的口號,最終人民的憤怒之聲震驚了高舉「自信」和「鬥爭」旗幟的最高領袖,令他不得不放棄對「動態清零」的執念。

路透社後來的報道稱,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其他歐盟高級官員在12月1日會見習近平時,得到的回應是「在經歷了三年的疫情後,人們感到沮喪,主要是大學裏的學生或年輕人」;在之後的元旦新年獻詞中,他非常罕見地說道「中國這麼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很正常,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他發表的這些跟以前迥異的講話間接表明農民工、市民、大學生等不同社會群體連續不斷的抗爭行動撼動了中國經過十幾年建設的「剛性維穩」和「數字監控」體制。

2019年9月24日,監控攝像頭在中國北京一條道路上。
2019年9月24日,監控攝像頭在中國北京一條道路上。

執政合法性的弱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