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原是家族團聚歡樂時光,但關於過年節與過生活,其實有更多的樣貌。
在農曆新年假期中,多數人返鄉過節,即便一整年中與家人說不上幾次話、見不著幾次面,但「過年」的傳統儀式,便以家庭為中心點,讓四散出去的異鄉人們,集體展開一場年度遷徙行動,回到那名之為「家」的處所。
端傳媒訪問五組非傳統回家圍爐的年節過法,原因各異。其中,有些人不回家過年,是因為要逃離緊繃的親族壓力,或反之沒有稠密的家人羈絆而不需要回家。有些人不過年節,是因為文化差異,農曆年不是習慣選項;有些人則選擇投入工作,是因為勞工在年假期間可以擁有更高的薪資報酬。
關於選擇投入工作取代過年,根據今(2023)年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的數字,會更有感:1月6日公布的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俗稱通膨率的CPI在12月相較去年升到2.71%,全年通膨率則為2.95%,創下14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