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詩怡,人類學者)
轉眼,2022年卡達世界盃已臨近尾聲。小組賽冷門頻出,德國隊意外出局、被球迷諷刺「德意志戰車」精神不再;韓國力拚到最後一刻、奇蹟般憑藉凈勝球躋身十六強,被盛讚其「血性與鬥志」。淘汰賽階段,克羅地亞和摩洛哥倒在決賽門口,卻因他們的強悍與韌性、雖敗猶榮。男子氣概與世界足球的「共生共榮」,似乎成了一個不需要論證的話題。
但這種「男子漢」的精神從何而來?足球是如何成為一種看似「超男性」(hyper-masculine)的運動的?足球文化內部有怎樣的運作機制?性別氣質的展演背後又有怎樣的權力關係與倫理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