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王信賢:中共二十大人事「猜測」,及台灣需考量的三個劇本

二十大人事大概是最近30年最難預估與「猜測」的一次,主要是過去的規則與慣例由於習近平因素可能被打破或調整。

王信賢:中共二十大人事「猜測」,及台灣需考量的三個劇本
2022年9月30日,北京國慶假期前夕的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晚宴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政治局常委們一起步出大堂,習近平揮手致意。

(王信賢,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若時光快轉到未來再往回看,二十大肯定躋身為中共黨史中的重大會議之一,甚至是轉折點,主要是當前中國所處的內外環境都極具挑戰性,2018年美中戰略競爭以來面對來自美國的政經圍堵,再加上今年2月俄烏戰爭所造成的詭譎國際情勢;在內部方面,經濟新常態後的持續下行、社會重大事件不斷,再加上2020初以來新冠疫情的衝擊,當全球各國都逐步解封時,中國仍採取「動態清零」政策,也對其經濟與社會發展造成影響。

而值此歷史關鍵時刻,權力最為集中的領導人習近平將打破慣例、開展他的第三任期,此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僅是習近平所要面對的挑戰,也是他得以再集權並延續任期的資本。其結果不僅對中國,也將對全世界與兩岸關係產生重大的影響。

權力鞏固的習近平

過去十年來,黨內縱然存在諸多對習的不滿,不是已被剷除就是不成氣候,故類似反習勢力大集結發動政變之說實不符合當前中共政治現實。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