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過去一年多香港流行文化之鼎盛豐富變化多端,令人目不暇接,有通過本地選秀節目出道的男子團體MIRROR、女子團體Collar,有當紅Youtuber「試當真」,有在港或離港發展的獨立音樂人等,不少作品誠意十足、粉絲也通通買單,文化研究者也屢屢矚目。年頭(1月1日)的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到上週的「Chill Club」年度推介,都是本地萬人空巷守在螢幕前的文化盛事,動能蓬勃。
但這波文化熱也一直引發爭議,例如是否名副其實,是否逃避現實,更有網絡KOL不斷潑冷水。早前有蕭若元的「自娛自樂論」,而就在本文發表前幾日,陶傑也在電台評論這波流行文化大多是「虛火」。此類表達大多都會引發粉絲、評論人、學者關注,亦從側面反映話題熱度。
香港流行文化成為城中盛事,確實是多年來少見,耳目一新,至於「虛火」與否,2019年或許至少教會我們一課,就是本土文化、意識正被大眾重新定義。文化媒介與大眾心理始終息息相關,這些作品如何引發共鳴、香港人的情感結構、流行文化工業生產⋯⋯如今是什麼模樣,都是解讀這波文化熱的當下與未來的關鍵。
2022 年 4 月 24 日,ViuTV 舉行《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又成全城熱話。光頭幫與 JB 登場、MIRROR 與 MC $oho & KidNey 合作,令人尖叫;幕後人員不慎直播出街的金句,教人發笑;C AllStar On 仔、Serrini、姜濤的台上感言,既發自內心,又具時代意義,使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