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2019年中之後,香港經歷變幻,不安與不確定性籠罩全城。但也是這所城市,卻在兩年裏新增近二十所獨立書店,從鄉村田野、鬧市樓上,到偏遠離島,「遍地開花」。文化組今次製作「後2019香港獨立書店地圖」系列,觀察一城能量如何於慘淡與創傷中,保存並轉換。今日是第二篇,繼昨日4間書店故事後,來看看另外8間書店的風景和它們分別的「鎮店之寶」,也有地圖方便讀者查閱。
01 渡日書店:在社區建立真摯純粹的關係
「一個街坊來一次,然後再來第二次,可能我們也只是談了十句八句,但我覺得那個關係是真實和有機一點。」
沿着長洲碼頭一帶步行,看波浪的擺動,聽渡輪的響號,嗅魚乾的鹹鮮。這個遠離鬧市的小島在平靜中帶着生氣,身處其中讓人自然地放慢腳步。走到北社街,米黃色的小屋立即映入眼簾,與旁邊鮮紅色的北帝社壇兩映成趣,加上玻璃趟門,頗有日式小店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