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吳國光專訪(下):中共的靈活性,建立於對暴力的依賴和對政權的壟斷

香港之變,說明習近平政權不容許任何一種具有公民自由權利的政治狀態。

吳國光專訪(下):中共的靈活性,建立於對暴力的依賴和對政權的壟斷
1989年6月4日凌晨,中國解放軍坦克車開進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屠殺廣場內示威的學生和民眾。

本文上篇,新的世界秩序下,戰爭可能性在增強 已於昨日刊出。

中共如何維持統治和靈活性?

竹內:我之前在北京採訪過原來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副主任,他曾經跟我談過,胡錦濤時代有幾次中央政策研究室建議要成立亞投行,還有一帶一路這種想法,但胡錦濤那時沒拍板,習近平上台之後,重新提出一些想法建議,就一下子被採納了。我好奇,1980年代的時候,中國共產黨裏是不是就有這樣的想法,類似於一帶一路或者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影響力?

:據我了解是沒有。中國當時實際上是在收縮對外援助。以前在毛的時代,雖然中國經濟上國力不強,但是為了政治目的、外交目的,對東南亞、非洲等都有一些經濟援助,到了鄧的時代,這個東西大大削減,集中做自己的經濟建設。那個時候,中國的國力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制約,不可能做這個事情。但是鄧小平也講過,到20世紀末,中國實現了人均1000美元收入的時候,就可以增加對外援助。實際上到江澤民的時代已經開始在做中國的國有企業「走出去」,就是到世界各國去投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