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專家論劍】賀陳旦對談劉可強:台鐵應該公司化嗎?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主張台鐵應公司化,但台大城鄉所退休教授劉可強有不同意見。兩個小時的專業論辯,他們說了些什麼?

【專家論劍】賀陳旦對談劉可強:台鐵應該公司化嗎?
台大城鄉所退休教授劉可強(左)與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右)。

2021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列車於花蓮清水隧道發生出軌事故,造成49人死亡。事故發生後隔天,建議台鐵「公司化」的聲音隨即浮上輿論。目前,台灣鐵路管理局隸屬於交通部,為中央三級行政機關,亦即是一個掌管鐵路事業的「公部門」,台鐵員工具有公務員身份,台鐵預算、決算都必須通過立法院審查。

4月8日,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於黨中常會上,提出台鐵改革的三大方向:徹底解決台鐵組織文化問題、解決台鐵長期虧損的財務、討論最適合台鐵永續經營的營運模式。蔡英文強調,改革必須按部就班,「管理和安全的問題不解決,營運模式再怎麼調整,都無法滿足社會的期待」。28日,新任交通部長王國材於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拋出了「三年國營公司化」的說法:第一年達到安全,第二年與員工溝通並確保權益不變,第三年達到企業化模式並改為國營公司。隔天,王國材更向記者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期待「加速」改革。

眾所矚目、也討論已久的台鐵改革 / 公司化議題,乍看就要在太魯閣事件的催化下,踏出第一步。然而,公司化究竟是什麼?它是解決台鐵問題最好的方式嗎?公司化的利弊究竟為何?台灣或國際史上有哪些成功 / 失敗的經驗可以參考?在高聲量討論「台鐵公司化」的議題中,台灣尚缺少一次專業、深度的論辯,討論鐵路事業公司化的究竟與得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