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伊格言說《天能》:因果律崩解時,自由意志可以怎樣做選擇

於「因果律的神」亦即人類意識、人類心智無可迴避的原廠設定面前,《天能》提醒我們,因果律其實不只一種⋯⋯

伊格言說《天能》:因果律崩解時,自由意志可以怎樣做選擇
《TENET天能》電影劇照。

對於一位已經習慣在作品中挑釁觀眾智商(且顯然以此為樂)的作者而言,這或許也是冥冥中注定──此刻,2020年,英國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再次以一部迷宮般的作品《天能》(TENET,或中譯「信條」)重擊了這個疫情中紛擾不斷的世界──這自然也令眾多「諾蘭被害人」(諾粉諾黑皆然)如我者因之而充滿了哲思與受虐的愉悅。

但等等。「冥冥中注定」是什麼?就是「宿命論」的意思嗎?何謂「宿命」?那是某種「無論你如何左閃右躲、刻意迴避,卻依舊必然與之正面對撞」的東西嗎?《天能》暗示了宿命論嗎?是什麼在操縱著命運?是否那凌駕於一切之上,彷彿全知全能的操控者,其實正是所謂的「神」或「上帝」呢?

關於《天能》中如此曲折繁複、高溫炙燒鹽烤腦細胞的諜報戰與故事線,已有許多智力超凡的能人對此進行拆解(且看社群媒體上那一眾精美的時間軸圖表吧,也算是文化奇觀了);讀者們儘可自行參考。於此,我們更有意專注於《天能》複雜情節背後的隱喻之上。舉例:記得電影主角首次面見女科學家,學習逆轉技能的場景嗎?主角訝異發現,這世上居然真有「逆轉子彈」之存在,大惑不解,遂向女科學家提出疑問:「原因不是該先於結果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