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南海衝突與台海危局——中國對外開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中國開啟或捲入戰爭的機率問題上,最大的風險其實是北京的認知。

南海衝突與台海危局——中國對外開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2019年12月28日,軍艦在伊朗、俄羅斯和中國聯合海軍演習中。

近來,海內外對中國可能對外開戰的預期不斷升高,戰場當然不是南海就是台海。對從長期的宣傳和教育中習慣了戰爭只會發生於「反侵略」場景的大陸公眾而言,因為爭取領土權益或國家不容分裂不成功,就訴諸戰爭加以搶奪,其理論和實踐其實都是頗為「超綱」的,甚至可以說對大陸國家機器亦是如此。因此,在這個問題上陷於認知困境就不奇怪了。

一、南海左支

不久前,南海還維持着各說各話的局面:美國不斷用艦機「航行自由行動」否定中國對有關島礁的主權和權益主張,但中國一面表示從未妨礙「航行自由」,迴避正面對抗,一面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領土認定原則只取有利一面,並徹底排斥其爭端司法解決機制,同時加緊建設島礁軍事堡壘,增加武力解決籌碼。

同時,中國又急欲簽署有法律約束力的《南海各方行為準則》,一面阻止其他聲索國跟進大舉改變領土現狀,一面以相關國家間協商成果阻止「域外大國」攜眾介入。正是在這一點上,中國遭到抵制。6月27日越南代表東盟十國聲明應以《公約》而不是「歷史權利」為依據解決南海爭端。這自然令一直在分化東盟上頗為得手的中國陷入被動。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