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中國大城市新貧困階級:「小鎮做題家」的選擇題

「入關學」是在幻想的層面搞對外侵略,「摸魚學」則是在實踐的層面對內搞「分布式罷工」。但它們有一個共性:都回避了推動當下中國的政治格局進行某種程度的改變這一問題。

中國大城市新貧困階級:「小鎮做題家」的選擇題
2014年11月13日寶雞市,超過一萬二千名學生在操場進行他們的考試。

最近又是一年一度的中國高考揭曉成績的時刻,各大媒體熱衷於挖掘高分考生的秘聞,社交媒體上充斥着「親戚家小孩這個條件報考什麼學校什麼專業合適」的討論。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高等教育似乎仍然承擔着保障社會流動性的責任。

但是與此同時,「小鎮做題家」這種帶有嘲諷性意味的稱呼也開始在青年群體中流傳。「後浪」們意識到,按照父輩的規劃,老老實實讀書找工作,並不能讓自己過上在大城市裏買房定居,生兒育女的穩定生活。面對這個高度「內捲」的社會,他們開始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一種是昭和青年式的「入關」,另一種則是平成廢宅式的「摸魚」。

誰是「小鎮做題家」?

「小鎮做題家」們發出了哀嚎:我吃了那麼多苦,考了那麼多試,為什麼僅僅是想成為一個普通人都這麼艱難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