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投票剛結束,這是台灣首次直轄市長罷免通過,創下台灣民主新紀錄。猶記得2018年五都選舉,韓國瑜終結綠營在高雄市20年的執政,這位非典型政治人物吸引了許多注意,一時之間更成為藍營的救世主、「百年一見的政治奇才」。
然而,短短一年半後,卻淪為台灣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縣市首長。韓流的暴起與暴落,許多評論者試圖提出看法;然而,多數評論僅基於片段觀察、或流於情緒,難免掛一漏萬。因此,本文作者藉由系統性地全面檢視選舉數據,比對歷年的投票傾向,嘗試更進一步歸納韓流起落的全貌。
在韓流的暴起暴落之中,常有一個說法是2018年韓流暴起,是老年族群受到假新聞影響投韓,2020年的總統大選及罷免,則是年輕族群站出來反韓。根據我們初步分析結果顯示,在這次的罷免投票中,從2018年到2020年的韓流傳奇中,青壯群體、新興社區(指有較多外地人口移入的聚落)的兩次轉向是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