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的「讀者來函」欄目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日前,喬瑟芬於端傳媒上發表〈演算法下的台灣公權力——迷因與梗圖,是公民社會的助力還是阻力?〉,在這篇文章(以下簡稱喬文)當中,作者認為「一個強大公民社會的產生,不可能只透過迷因與梗圖完成」,綜觀全文,大概可以了解,喬在意的是,現在由於來自中國的「資訊戰」、政府部會社群編輯(小編)的「迷因操作」(迅速反擊假訊息,用幽默與簡單的圖文來回應議題)之下,再加上許多公民的反擊之間,會變成公權力擴張、公眾討論的空間逐步流失。
這篇文章背後的脈絡,是憂心政府過度使用迷因行銷政策,可能會帶來許多過度簡化的操作,進而壓縮公眾討論的空間。然而,這篇文章當中作者似乎是把公眾討論空間受到影響的責任,歸究於政府部會的迷因操作之上。但筆者認為,這樣的想法恐怕過於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