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無法抵達的物資:民間救援為何遲遲送不到一線醫生手上?

中國當下防護服總產量不到武漢需求量的1/3,但所有民間捐贈都要通過紅十字會,後者至今只撥出了收到捐款總額的1/8。

無法抵達的物資:民間救援為何遲遲送不到一線醫生手上?
2020年1月26日,車隊志願者卸貨,準備向醫院運送防護用品。

一批來自美國的口罩、護目鏡和潔白的防護服抵達了武漢。如果順利,第二天就會送到武漢一家醫院。

它們是這家醫院「邊緣科室」的醫生們動用私人關係從海外援助力量那裏「化」來的。1月24日,除夕當晚深夜,這些口罩和防護衣在武漢海關被攔截。「海關要我們報關,說要繳關税,辦了手續才能進。」聯繫物資的張豪對端傳媒說。他36歲,2003年來武漢,在這家醫院做放射科醫生。

就在這個除夕,包括協和醫院、湖北省中醫院等8家醫院的醫護人員紛紛宣布醫療物資告急——這是一個不太尋常的舉動——他們繞開了上級主管機構,直接向社會求救。

「我從沒想過大家會這麼勇敢。」張豪說,那一刻,他覺得「武漢醫護人員徹底豁出去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