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回不去的敘利亞,留不下的黎巴嫩:流亡的「青年男性」敘利亞人

對於敘利亞人阿里來說,2020年實在沒有什麼好期待的。

回不去的敘利亞,留不下的黎巴嫩:流亡的「青年男性」敘利亞人
黎巴嫩一個眾多敘利亞人聚居的難民營。

【編按】:三十年前,鐵幕在柏林倒下,冰凍的邊界鬆動,想像中,未來的世界沒有高牆,人都是自由的。

三十年後,牆仍然矗立着。在巴勒斯坦,它變得更高,把巴勒斯坦人從他們的土地上隔離出去。檢查站裏的以色列士兵用冷冰冰的擴音器命令人轉身,通過,流動變成了一種煎熬和創傷。在敘利亞,戰後的敘利亞人面對着一場新的戰爭,又或是面對着仍然回不去的故土。帶來無數災禍的政治衝突沒有隨着戰爭消失。戰亂與死亡為中東帶來的,是持續的人與人的分離、孤立。在印度,克什米爾的自治地位被宣布取消。近一個世紀前的聯合國決議無人執行。成百上千萬人斷網,失去親人的聯繫,等待着不確定的未來,面對着隨時捲土重來的暴力。

在過去的2019年裏,類似的隔絕、分離、衝突,既是無數地區的人不斷面對的日常,也浮現出了大國政爭的新陰影。生活在這些角落的人,正被有形或無形的牆隔離住,因而難得出現在你我視線之中。

本文是端傳媒國際組的年度專題「被隔離的人」的最後一篇,點擊閱讀關於巴勒斯坦印度被「隔離」住的社群。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