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不做世界工廠,「中國製造」將走向何方?

作為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有過早去工業化的風險,製造業發展不夠深不夠廣的話,附着在製造業上的服務業也會萎縮。」

不做世界工廠,「中國製造」將走向何方?
2019年9月24日,深圳一間生產電子煙的工廠,工人在組裝零件。

編者按:10月,中國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長6%,創下近30年來的最低增速。上至政權合法性、下至普通百姓的餐桌,都蒙上了一層寒意。如何觀察中國經濟的困境和未來?端傳媒諮詢多方意見,推出「數說中國經濟」系列報導,專題選取了地方債、貿易戰、製造業、消費等重要切口,通過大量數據和圖表,展示中國經濟的真實温度。這是專題的第四篇,關注中國製造業升級的困境。

第一篇聚焦了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之一——地方債,第二篇梳理了中美貿易戰的全程及其造成的影響。第三篇考察「中國經濟制度改革的成功樣本」——深圳,剖析其經濟增長失速的原因。「數說中國經濟」專題完結後,還會推出「數說台灣經濟」,敬請期待。

「低端產品再不能繼續維持了,高端要發展還遇到困難」

11月,趙正義最終敲定在泰國開廠的計劃。他是中國一家上市電子製造公司的部門主管,公司主要生產智能家電、醫療器械電源等產品,美國是其主要的海外客戶,但貿易戰增加的25%關税吞掉了幾乎所有對美出口產品的利潤,轉移生產地成為解決方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