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教育新南向,為什麼兩年就忙著收拾殘局?(上)

學生來念了之後,才發覺一切都跟仲介講的不一樣。事情鬧翻了,教育部把責任推給大學,大學把責任推給仲介......

教育新南向,為什麼兩年就忙著收拾殘局?(上)
一所基隆的學院正在進行有關餐飲的課程,一群越南的留學生在實習。

六月底,台灣教育部次長劉孟奇主動開了一場記者會,揭露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的印尼籍學生,有19人被安排到危險的焊接工廠打工,每周工讀時數高達48至54小時,每月還被以各種名目苛扣約1.5萬元(台幣,以下同)。

劉孟奇批評建國科大「惡行重大」,身為教育者嚴重失格。更祭出嚴懲,將建國科大列為「專案輔導學校」。按教育部規定,一旦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二到三年內不能招收境外學生、不能單招、扣除獎補助,若限期沒有改善,再罰禁止招生本國學生,也就是說,若沒有立即改善,這所學校將收不到學生,很快就會面臨倒閉。

這場記者會被形容是教育部「主動出擊」,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動作,是因為「教育新南向」政策執行兩年來亂象橫生,甚至讓外國政府明令抵制,令台灣信譽和形象盡失。教育部必須痛下決心對種種亂象做一次檢討和修補。

教育政策也跟著「新南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