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圖解】六輕爆炸案:台塑再添不良記錄、東亞芳香烴供給更吃緊

4月7日下午,位於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廠區發生爆炸,數公里外仍可見火光濃煙。此次事故在台塑近年不良環保記錄上再添一筆黑歷史,同時也適逢東亞芳香烴廠的歲修潮,將使相關產品供應更加吃緊。

【圖解】六輕爆炸案:台塑再添不良記錄、東亞芳香烴供給更吃緊
2019年4月7日下午,位於台灣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工業區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芳香烴三廠,發出巨大爆炸聲響,並竄出濃煙。

2019年4月7日下午兩點,位於台灣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工業區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化)芳香烴三廠,發出巨大爆炸聲響,並竄出濃煙。爆炸震波所及,連五公里外的民宅都感受到震動。台塑公司隨即發佈聲明指出,此次為液化石油氣管線腐蝕穿孔洩漏,導致去乙丁烷塔破裂,引發火災,火勢在一個小時內便得到控制,現場無人員傷亡。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Chemicals & Fibre Corporation)成立於1965年,資本額新台幣586億元。主要股東為長庚醫院、南亞塑膠、王文淵、台塑石化。目前負責人為王文淵,公司主要項目為石化、塑膠產品。近三年(2016-2018年)EPS(每股稅後盈餘)為新台幣7.5、9.33、8.36元。

截至8日下午為止,現場火勢仍在持續侷限延燒中。雲林縣消防局解釋,面對液化石油氣管線洩漏所造成的火災,讓剩餘殘氣自然燒完是最安全的處理方式,若強行將火焰打熄,恐讓液化石油氣外洩到空氣中,反而增加氣爆危險。在8日上午,現場火勢變小,殘氣穩定安全消耗中,消防隊將持續噴水降溫,所有作業預計在8日完成。

芳香烴苯、甲苯、二甲苯三種芳香烴異構體,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天然氣烴類混合物經過去乙烷(分餾)塔後,分離出乙烷及分子量更小的成分,其餘丙烷及丙烷以上組分的混合物再進入去丁烷(分餾)塔。通過該塔,生產出符合標準要求的液化石油氣(LPG)和穩定輕烴(即天然汽油)。芳香烴可由輕油、汽油或煤焦油製造轉化製得,也可以將煉油廠的重要副產品丙烷與丁烷液化後,經過脫氫、烯烴聚合、環化與脫氫等反應,轉化成BTX芳香烴混合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