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北國際書展2019:「獨立」精神給書展大賣場帶來了什麼?

面對業界大崩跌,獨立出版與獨立書店可還有通往未來的機會與希望?

台北國際書展2019:「獨立」精神給書展大賣場帶來了什麼?
台北國際書展2019。

台北國際書展2019開展第三日了,到底書展活動對整體出版產業有何積極意義?正面來說,書展是每年出版業的最大節慶,許多出版社攤開之前的計畫與成果給讀者檢視,爭取更多讀者認同;也有出版社認為這是直接與讀者溝通的好時機,可藉以理解市場趨勢調整未來走向;至於業內互相交流或者國際之間的同業交流、版權交易等也都是書展的重要功能,不過一般讀者不需要理會這些。

此所以也有不少出版社趁機標低價,清庫存,導致「把展場變成賣場」一直是書展走向所面臨的主要批評。雖然我覺得各取所需、互蒙其利沒有不好,只要該把握住的分寸有把握住,不要失去書展鼓勵閱讀、支持創作的初衷,其他都是錦上添花。至於我輩獨立書店經營者,原與書展距離就較遠,但既然過去五年參展都引發讀者熱烈支持與關注,就趁此機會把整個業界積累的問題再抽出來濾一濾清楚,或也是另一種除舊佈新。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與「獨立出版聯盟」每年擄獲觀展者目光。展現獨立精神,也是獨立書店和獨立出版的價值,書展對此給予空間展現出來,從而爭取更多讀者認同,長期發展、深入實踐,這跟把書展當成賣場的單位,是不一樣的佈展概念。
台北國際書展2019。
台北國際書展2019。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