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胡泳:愛,通過黑暗的故事——讀阿莫司·奧茲

家庭這出悲喜劇往往有着契訶夫似的結尾:每個人都感到失望,幻滅,痛苦,憂鬱,但還活着。它最深的黑暗,並不是莎士比亞大劇所天真臆想的各得其所、正義彰顯;而是你對、我也對,卻無法解釋清楚自己為什麼對。

胡泳:愛,通過黑暗的故事——讀阿莫司·奧茲
2018年12月28日,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 Amos Oz)因癌症去世,終年79歲。

【編者按】對於兩岸四地的華人世界來說,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歡聚時刻。然而對很多人而言,在短暫的歡愉之後,往往會陷入到「為何家會傷人」的惆悵與苦惱當中,甚至對「愛」本身的信念亦會隨之動搖。阿莫司·奧茲(Amos Oz,1939-2018)的作品,儘管出自於與華人世界迥異的猶太文化傳統,卻訴諸於人性本身,或許會讓我們在節日濃情之外,更加清晰地理解自身的處境與責任。

「我親愛的父親阿莫司·奧茲,一位出色的家庭男性,一位作家,一位和平温和的人,今天在與癌症的短暫戰鬥後平靜地離世。他被愛他的人所環繞並且直到生命的盡頭都清楚這一點。願他的美好遺產繼續修正世界。」

2018年12月28日,打開推特,奧茲的女兒範尼婭·奧茲-薩茲伯格的一段話赫然映入眼簾。由於這位偉大的以色列作家的離世,進入新的一年顯得格外苦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