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18年,中美貿易戰持續燃燒,中國國內接二連三發生社會事件:鴻茅藥酒風波、黑心疫苗和范冰冰陰陽合同等商業醜聞,繼而此起彼落的中國 #Metoo 平權浪潮、DNA 編輯嬰兒倫理風暴,令中國成為國際舞台上鎂光燈追逐的焦點。
去年,微信成為官方最嚴格審查的陣地之一。微信擁有國內最龐大和廣泛的用戶,集合豐富多樣的功能 ,高度滲透用戶的生活。不單一般市民有個人微信,內地幾乎所有政府部門、公私營機構、地方團體和個人作者,都會開設微信公眾號發表公開文章,進入具公共性的自媒體環境。個人用戶與公眾號互動日趨緊密,形成了一個微信生態圈,能夠充分展示當今中國網民的「眾生相」——或許可稱為「圍觀2.0」——也使得微信平台成為官方審查的重點對象。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WeChatscope 團隊,2018年透過電腦系統每天追蹤超過4000個、內容涉及社會及新聞議題的公眾號,共收錄了超過104萬篇文章,當中約11000篇被審查系統刪除。現在,我們與讀者重温中國2018年的圍觀2.0,一同從大數據中,回顧去年在微信公眾號審查面紗下的十件中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