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站在地獄的門口向裏看,《潛行者》這架時光機

1986年,還是孩子的我在美國家中看著電視裏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第四號反應堆吞噬生命;2007年,我開始用十年時間重返「故地」,在遊戲裏變成又一個潛行者,在核輻射、拾荒和戰鬥中,忘卻今夕何年。

站在地獄的門口向裏看,《潛行者》這架時光機
S.T.A.L.K.E.R

1971年,《路邊野餐》——前蘇聯作家斯特魯加茨基兄弟的科幻小說問世。故事背景設置在外星人入侵地球之後的一片殘骸裏。那時,人類棲居的星球上出現六個「探視區」,它們散落在世界各地。聯合國與各國政府紛紛宣布任何人等不許進入「探視區」。然而,無畏的探險家們仍然悄無聲息得來到這些違禁地帶,尋找特殊物品、探索奇怪現象。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找到「金色圓球」,這東西據說附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讓得到它的人夢想成真。當年,《路邊野餐》連載於文學雜誌《歐若拉》,蘇聯政府的審查機構很長一段時間內禁止出版社出版小說全本,要到蘇聯解體之後,人們才能看到未刪節的全本。

1979年,蘇聯電影導演塔可夫斯基改編《路邊野餐》,創作傳奇作品《潛行者》(Stalker)。這部電影中,潛行者引導一位作家與一位科學家從「禁區」進入「密室」。「密室」中隱蔽有某種能量,可以幫助進入其中的人實心靈最深處的願望。這部講述人類的驕傲、貪婪以及核毀滅陰影的電影,後來被公認為是塔可夫斯基最傑出的作品。

1986年4月25日,蘇聯切爾諾貝利(又譯:車諾比)核電廠經受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酷的核災難。由於設備缺陷和安全設施不足,工作人員在進行核測試時,引發嚴重事故:第四號核反應堆出現一系列劇烈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在幾天時間內不斷釋放到周遭環境中。事故發生後不久,蘇聯政府封鎖核電廠附近區域,阻止人們進入。然而,就像《路邊野餐》的潛行者,總是有人偷偷溜進禁區,竊取物資,或是沒有被輻射的金屬零件。很快,大自然重新奪回禁區的大部分空間。動物在這裏來去自如,它們身上出現各種基因變異。

《STALKER》遊戲海報
《STALKER》遊戲海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