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有了網絡,你還買DVD嗎?一部老電影這樣締結DVD的生死劫

原來歷史上是這部電影與DVD作為載體的大爆發相輔相生;原來那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所有權」消費革命⋯⋯

有了網絡,你還買DVD嗎?一部老電影這樣締結DVD的生死劫
電影產業在錄影帶時代雖然已有高單價、小規模的發行,但一直到DVD出現才真正有賣斷權利給消費者的規模化市場。

事隔近二十年,記性不好的影迷或許已經很難相信,被X世代(註:生於1966-1980年,即二戰後出生的一代)視作經典的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其實在1999年上映時是票房、評論兩失意的滑鐵盧之作。奇妙的是,這部強力攻擊消費主義的「失敗」之作,稍後藉以谷底翻身、甚至直接躍升邪典(Cult)的神奇道具,居然還是消費史上普及最快的電子娛樂消費產品——DVD。

二十年來,DVD產業劇烈撼動電影這個產業,也強佔你我家中書櫃空間許多年,即使現時已經日薄西山,也算是轟轟烈烈活過一場。是時候打破 Rule No. 1,談談DVD大爆發的原爆點:《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電影劇照。
《Fight Club》電影劇照。

都是廣告惹的禍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