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她和88歲的「無用」母親

媽媽在安老院15天的經歷,對她來說如同夢魘。她辭工,接媽媽回家,全職照顧。300呎的房,一家五口再加老母親,就和香港的安老現狀一樣侷促難堪。

她和88歲的「無用」母親
在難堪的重負中,不少家庭選擇了另一條路:將體弱老人交託於有專業照顧的安老院舍。但院舍能安老嗎?許愛玉已經失去信心。

照顧一個不斷衰退的老人,就像照顧一個加大版的嬰兒。甚至,做慣了安老服務的人說,你有時候會忘記,眼前的老人「其實是一個人」。

我是第三次拜訪許家時,開始明白這感受。五十歲出頭的許愛玉把媽媽的尿袋掛在自己腰間,然後用手臂、腰部的力氣,把媽媽從沙發床上扶起來。媽媽叫黃月蘭,今年88歲,骨架比女兒高大,眼睛已經看不見,她下半身失去了力氣,也不能自己走路了。許愛玉將媽媽身體的重量轉移到自己身上,再抱著媽媽,一步一步往廁所挪動,準備為她洗澡。幾天前這樣扶抱時,她們兩人不小心一起滑倒在地,幸好沒有受傷。

香港有大量像許愛玉一樣的照顧者。高齡意味著長壽,人們把它當作福氣,但另一方面,高齡人數的猛增,帶來了猝不及防的壓力。在上世紀80年代,長者佔總人口7%,香港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變成1/6,而到2046年,每三個香港人,就會有一個老年人。儘管政府一直提倡居家安老,但由於家庭照顧者可以得到的支援實在稀少又繁複,不少逗留在家中的老人和照顧者最終陷入互相拖累,螺旋般地糾纏滑落,掉入黑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