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預料中的,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1月18日-1月20日)吸引著各式各樣的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1月17日首日預展,已迎來了無數收藏家,有熟悉也有陌生的臉孔,將南港中心擠得水瀉不通,宛如公眾開放日。這些人潮能在多大程度上轉換成為錢潮,大概只有展商自己知道。不過,這場博覽會也讓台灣在沉寂這麼多年後,再度成為國際藝術場景的熱點⋯⋯
這幾天的台北很不一樣,尤其對藝術從業人員,一不留神,還以為自己是在香港和上海,身邊經過一張張熟悉的臉孔:泰德美術館購藏委員會總監Gregor Muir與高級策展人Clara Kim、東京森美術館總館長及館長、上海余德耀美術館的創辦人印尼華人余德耀⋯⋯這次藝博會,由前 Art HK 創辦人、Art Basel Hong Kong前總監 Magnus Renfrew(任天晉)創辦,也由贊助了Art Basel 三個世界展會的瑞士銀行UBS支持。
許多藍籌畫廊首次來台,已體會到本地強勁的購藏能力。比如,在香港中環 H Queen 設有空間的Hauser & Wirth和David Zwirner畫廊都收穫滿滿。前者售出德國藝術家Günther Förg個人展覽多張作品,其中大尺寸兩幅分別售價以47和44萬歐元;後者售出草間彌生、Wolfgang Tillmans、Neo Rauch等人作品,其中草間彌生售價超過百萬美元,這些都由台灣收藏家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