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讀者來函:對周泓旭案情節的法律爭議與質疑

在端傳媒的調查報導中,顯露出有關單位在周泓旭案的辦理上,可能與台灣現行相關法制矛盾,這些疑點亟待釐清。

讀者來函:對周泓旭案情節的法律爭議與質疑
周泓旭出生於1987年,曾以陸生身份在台灣生活,近期又因投資緣由赴台,在台灣的歲月前後加起來大約5年。2017年9月15日,台北地方法院裁定周泓旭違反《國家安全法》,判囚14個月。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 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端傳媒記者五度探訪9月中因為《國安法》中為大陸地區黨務機關發展組織未遂罪,被台北地方法院判刑1年2個月的陸生共諜周泓旭,同時訪談律師、調查局、外交部,11月1日刊出了周被解除禁見至今,唯一一篇極為詳盡的調查訪問報導。2017年3月,周泓旭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見,直到9月中宣判。宣判後,周泓旭認為自己無罪,提起上訴,檢方也上訴,目前案件正在台灣高等法院進行二審的審理。

端傳媒這次獨家報導,是台灣眾多司法改革者中無人聞問追蹤的周泓旭案發生至今近8個月來,最完整甚至是唯一交代全部細節、包含周本人與各方說法的報導,值得欽佩。但在本篇報導中,周案顯露出有關單位辦案上,可能與台灣現行相關法制矛盾的頗多疑點,亟待釐清。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