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創造力總是來於困境。時至今日,大學哲學系如要停止招生恐怕並非稀奇的新聞,卻有一批哲學學人走出學院,擁抱大眾;另一邊廂,社會的躁動氣氛也將公民、政治、時代本質等多重議題擺在人們面前,去思考他們需要更為銳利的思辨能力。順應一逆一正兩潮流,普及哲學熱潮在台灣隱然成形。在這系列的第二輯裡,我們深入台灣普及哲學場景,訪問其中幾位哲學普及急先鋒:著名哲學推手朱家安、「哲學新媒體」組織諸人、「哲學星期五」創辦者沈清楷⋯⋯他們大多數頭腦精靈古怪,又擁有超強的行動力,拋開個人,「哲學人能夠為社會做甚麼嗎?」似乎是他們共同關心的主題。

「島嶼是困局,還是解方?大陸是出口,還是死巷?經濟發展不等於所得成長,問題在於分配,關鍵是每個人對幸福的感受;政治民主無法解決經濟困局,更何況,我們享有的是真正的民主嗎?」
2016年底,台灣誠品書店以「共同意見:我們這個世代的困惑、掙扎與仰望」為題舉辦主題書展,展出包括「哲學類」圖書,其中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迥響的《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以及《哲學超圖解》等多種哲學類暢銷書。大眾企劃文案回應民眾需要,倒頗能點出近年台灣社會關注哲學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