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話】哲學只是學院裏叫座力很低的學系?是貼上枯燥標簽的專著?不!近年「哲學」似乎一下子時髦、性感起來。人稱才子的 Alain de Botton 於2008年開創 The School of Life(人生學校),未幾十年開遍全球。其台北分校也在今年3月揭幕。此外,華語世界還有許多哲學沙龍、新媒體、組織機構、明星寫手,把哲學以有趣、時尚、潮流的方式帶到你身邊。人們還開始熱議法國高中的哲學教科書、兒童哲學工作坊;另一邊廂,哲學課程已悄悄走進台灣、香港某些中學的課堂,雖然規模尚很有限。
究竟「哲學」這門古老學問,為何在這時代「突然」流行?普及哲學的背後推手又是誰?台港兩地經過哲學思辨訓練的學生,又有什麼不同?我們的「普及哲學熱潮」專題,訪問倫敦、台北和香港的哲學推手,走入台港哲學普及現場,直擊中學哲學教育課堂。專題第一篇講 The School of Life,倫敦總部的內容開發部主管 Sarah Stein Lubrano 與台北新開分校執行長李欣龍,向我們講解這家「人生學校」的秘密。
The School of Life 並非一家只是懷抱理想的文人工作室,實質上,它早已是一家跨國文化企業,它看到人們的心靈需要和精神需要,都長期為商業社會忽略,因而搶先開發這片市場處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