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灣街頭為何不美?從教科書開始的美感養成

一本教科書,真的能夠帶來這麼巨大的影響嗎?這份充滿理想的實驗性教材,有沒有可能走入體制,影響下一個世代?

為什麼台灣明明擁有許多優秀的設計師,台灣的街頭卻仍如此醜陋?自2014年開始發起「教科書再造計畫」的美感細胞團隊認為,關鍵在於社會中95%的大眾並不關心美及設計,因為無感,所以漠不關心;而人們的無感,往往來自於沒有經過比較及刺激。

於是張柏韋、陳慕天、林宗諺、賴政宇等人共同組成美感細胞團隊,在過去兩年間邀集30多位設計師及插畫家,重新設計編排國小教科書,並免費發放給近兩千位學生使用,「就像是把美術館搬進課本一樣,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看見更多美的可能。」張柏韋說。

有趣的是,團隊中沒有人是設計相關背景,過去在台灣的生活中,他們也不是特別重視生活美感的人。但是當他們分別到荷蘭、瑞典、丹麥等國家交換留學時,才赫然發現即使不需要特意追求,一張街頭傳單,超市中隨處可見的商品包裝,街道上的建築,美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幾個大男生第一次發現,「原來我們以為台灣沒什麼不好,有了對比之後,才發現台灣的美感素養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林宗諺點出環境的重要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