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唐僧師徒的腹黑已經見底了嗎?西遊伏妖篇

當周星馳的主力觀眾不再是叛逆期的少年,多半已是在位者或上位途中⋯⋯

周星馳監製,徐克導演,兩人共同編劇的《西遊伏妖篇》再度衝擊賀歲檔,成績亮眼。觀眾及評論也樂於反覆比較周星馳過往兩部作品《西遊記第一百零一回之月光寶盒》《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同如今前傳式的《降魔篇》及《伏妖篇》的差異所在。說巧合還是跟風,近年來賀歲片大量改編《西遊記》,讓這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反覆登上大小銀幕。

用希臘文化發源的「弒父」情緒不太適合解讀周星馳的《伏妖篇》,甚至也不太適合用在他當年的《月光寶盒》和《仙履奇緣》。

如今多數《西遊記》改編影劇,重點旨在講述劇情跌宕的冒險故事。但那劇情成千上百次地復述,大量影像最後皆靠電腦特效招徠觀眾,稱不上「改編」。周星馳的「西遊」電影是例外,他當年「第一百零一回」大膽地將孫悟空由頑皮的英雄,轉變爲帶著滿身缺點的普通人,引起的反差已可與原本的章回小說在民間形成有趣的互文。有影評人從往昔及目下,認為《伏妖篇》用哥特式的黑暗手法描寫了帶「弒父」情緒的孫悟空。

不再合宜的「弒父」解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