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劉紹禧:香港故宮直接聘任建築師,注定引發政治漩渦

當年密特朗力排眾議直接聘任貝聿銘,從1984年1月起公眾輿論便一直挑戰這個政治決定……

西九管理局主席林鄭月娥近日宣布將於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並直接委任建築師嚴迅奇,惹起爭議。香港建築師學會近日發表的聲明指出,「直接聘任項目建築師,在香港和香港以外地方都非罕見」。的確,如果將公共和私人項目混為一談,直接聘用建築師的例子當然多不勝數,但若果只談「直接聘用」用於公共項目,則在香港和很多先進地方都非常罕見。誠然如聲明所言,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的擴建項目建築師貝聿銘是由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決定直接聘任的,但這個案之所以聞名國際,正正是因為這是少有的特例。如果忽視西九文化區以至國際上比賽或招標的慣例,以少有的特例推論出直接聘用建築師的決定正確和充份,恐怕難以令人信服。

直接聘任有違西九成立原意

當年密特朗力排眾議直接聘任貝聿銘,從1984年1月起公眾輿論便一直挑戰這個政治決定,批評之聲包括認為直接任命是密特朗宣示權力的手法、項目與周邊的藝術環境不協調、不認同金字塔的象徵意義及不滿貝聿銘的華人身份。一直到1985年5月,法國當局在羅浮宮現場以吊臂吊起四條大鋼索,模擬出貝聿銘所設計的金字塔形狀,作為公眾諮詢活動,爭議之聲才稍為緩和。正如很多業界前輩所說,每一個聘請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儘管當年和今天的爭議點不盡相同,但羅浮宮的這段歷史亦正正說明了公共項目繞過相關法例直接聘用建築師,其缺點就是當中的決定有強烈的主觀性,必定帶來大規模和長時間的政治爭議。

正正為了令事件的討論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必須分別清楚,除了一些個別對嚴迅奇先生的人身攻擊外,社會的反對聲音一般都是建基於西九管理局的黑箱作業手法,認為偏離了成立西九管理局的原意。西九管理局成立的背景,是建築界和文化界一向對康文署等政府部門管理的公共設施頗有微言,那些場所基於管理的方便,很多時候使用一些倒模的設計,於是業界有聲音希望以官僚體制外的做法發展西九文化區。西九管理局的目的本來是利用官僚體制外的專業知識,令西九文化區的設計及管理有更佳的發揮空間。我們認為西九管理局本來有的三大金漆招牌,以往都能有效為項目避免爭議、為管理局聘請的建築師提供專注設計的空間,但在今次的政治旋渦下已大大損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