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把特朗普送進白宮的記者說,他重新定義了新聞

供職美國右翼媒體的豪利不只是一名記者,還是戰士,他的司令官不是特朗普,而是民粹、民族主義的浪潮。另一邊廂,《紐約時報》重新審視新聞的中立客觀原則,要將事實武裝起來。

記者豪利(Patrick Howley)認為自己剛打贏了一場戰爭。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場反建制、反政治階級、反政治正確、反主流媒體、反希拉莉陣營的大戰。他還是這場大戰的前線大將。豪利此前供職於被普遍認為是極右媒體、支持特朗普的Breitbart新聞網,專門跟蹤報導希拉莉競選團隊。

「不瞞你說,我對希拉莉的報導全是負面的。」豪利對端傳媒說。他讓希拉莉團隊最為頭疼的報導包括希拉莉的病情比公眾所知的更嚴重、女兒切爾西搭乘私人飛機參加清潔能源會議。任職Breitbart的一年三個月內,豪利寫了近4000篇大選報導,平均每日10篇,其中不乏流傳極廣的文章。一篇題為「希拉莉收到秘密報告,奧巴馬政府『支持』ISIS」的報導被特朗普在Twitter上轉發,得到了一萬多個讚, Facebook轉發量超過四萬。競選期間,特朗普經常引用和轉貼Breitbart的報導。

希拉莉也關注Breitbart,她曾在一場拉票活動中朗讀了Breitbar幾個出格的標題:「節育讓女人變得無魅力和瘋狂」、「你會寧願你的兒女患上女權主義還是癌症」…… 「是有些挑撥、好笑的標題,那只是一種小報風格。」 豪利對指責Breitbart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仇外的批評不以為然。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