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比利林恩》打破邊界,源自李安身分認同的飄移?

李安的成就不能一廂情願往「華人」的標籤裏套,恰恰因為他從來不是個真正的「華人」。

李安的電影很有魅力。但李安這個人本身的魅力,遠遠超過他的任何一部作品。出生於台灣、蜚聲於國際影壇的他,被稱為「華人之光」,我卻從來都對這個設定不以為然,那是華人影迷們熱切而美好的盼望沒錯,但就像《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用 120 幀去拍時,盼望將科技和藝術完全融為一體一樣——人們看後卻不免質疑「電影需要這麼真實嗎?」

如果你對李安足夠瞭解,就不會把他今天的成就一廂情願往「華人」的標籤裏套。甚至可以說,李安之所以能成為今天的李安,恰恰因為他從來不是個真正的「華人」。

其實,他永遠都是個「外人」。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