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在黃博志的身上,我看見了他自己和他媽媽最私人、最親密的情感和關係,相較於翠西艾敏的直接和赤裸,甚至用着大大的霓虹燈,直切用文字表達的感受。相較之下,黃博志的情感是細膩、緩慢和隱晦的。如在展場最後一件作品,有一條像是山嵐般稜線的綠色霓虹登裝置,這是關於他移動於檸檬田間,再到台北的距離。他透過一字一句的書寫,親身勞力的付出,隨着檸檬樹的成長和豐收,釀造出帶有柑橘沁香芬芳,但又燙口的檸檬酒。
他的創作,反倒更像是日本的私小說,如韓裔日本作家柳美里的系列作品裏,她以「我」,第一人稱做敘事觀點的寫作手法。透過個人故事,將個人情感書寫出來,那就不再只是私人的筆記,而是有渲染力,有能力乘載時代的經驗,成為關懷社會的材料,引發讀者的共鳴,昇華為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