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震央在高雄,為何是台南慘重?原來是場址效應

小年夜這場地震台南損失嚴重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台南的鬆軟地層,導致「場址效應」放大震波;另一個是因為這次地震波是往北震。

震央在高雄,為何是台南慘重?原來是場址效應
救援人員在台南永大台一棟倒塌的樓房內拯救被埋的傷者。

6日凌晨發生在高雄美濃的芮氏(香港譯作黎克特制;大陸譯作里氏)6.4地震,但為何是50公里外的台南災情慘重?台灣學者解釋,罪魁禍首在於「場址效應」放大震波有關。

「場址效應」放大震波

媒體報導,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主任馬國鳳指出,造成此次台南損失較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台南的鬆軟地層,導致「場址效應」放大震波,另一個則是因為這次地震波是往北震,所以雙重效應之下,反而離高雄50公里外的台南遭了殃。

但同屬嘉南平原的台南、嘉義與高雄,地質均屬鬆軟特性,台南的災情卻相對嚴重,對此,成大地球科學系教授林慶偉解釋,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台南出現5級以上震度、搖晃時間長達8秒,相較高雄市旗山僅有1.74秒、甲仙0.04秒、屏東三地門0.98秒,因此造成的損害相對嚴重。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