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香港未實現
無可否認,香港的自由主義傳統很受當代最重要的美國政治哲學家羅爾斯影響。不過,羅爾斯後期的哲學工作是要替美國的多元主義、自由民主社會作哲學重構、哲學證成。如果把他做的東西「轉移」至香港,恐怕只是「錯認」香港。
他前期的正義論,也對市場的應對不夠。自由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的責任應是說服香港人去對抗市場。只有這樣,才能讓所謂「真普選」有實現的一天。極權的邏輯已經和市場邏輯結合,虛假的選項讓人有虛幻的自由感,但是所有命運都給預定了。孤獨的人也沒有真正的自由,更要命的是,這種互相利用的思維,配合資本主義消費邏輯,中港兩邊的人都化為沒有面目的消費、經濟動物。
在自由行初期,我們還不時聽到雙方可以在文化上、政治上交流、學習的論調,到後期自由行開始「擾民」時,論述已變成如何將這群「購物者」送到邊境去,互不相干,但各取所需。中港的人交匯的,只有買和賣時,其實正是符合市場的模型,也更符合權力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