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戴耀廷:香港社會新常態下的新現象(上)

香港社會新常態下出現了十大現象,是由原先的狀態轉化為新的狀態。之前的文章已談論了兩個新現象,現在繼續談另外四個新現象。

戴耀廷:香港社會新常態下的新現象(上)
2015年9月28日,香港金鐘,爭取普選的示威者到金鐘政府總部外集會,紀念雨傘運動一周年,有人手持黃傘摺紙。

在之前的文章,我提出香港社會在2015 年中開始,可能已出現了新的常態。新常態下出現了十大現象,是由原先的狀態轉化為新的狀態。之前的文章已談論了兩個新現象,第一個現象是由恐共到抗共 。過去港人害怕中共的統治,因此選擇息事寧人或自備退路來回應。但在中共自2003年後開始加強控制香港後,不少港人選擇不再沉默或認命,起來抗爭了。

第二個現象是由自由意識到權利意識。過去港人滿足於享有自由,因政府仍是相當自制讓港自由的空間很大,但港人逐漸明白到享有自由是不足夠的,因當權者隨時可把自由收回,港人要求的是當權者必須尊重的權利,也有更多人以社會行動去捍衛他們的權利。現在繼續談另外四個新現象。

(三)由經濟增長至上到可持續發展

最能體現港人的自由,就是在經濟的領域。殖民地政府推行自由市場經濟,一方面創造了經濟的奇蹟,讓香港成為了當時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普遍港人的生活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港人全面向錢看的意識。到現在為止,外國人對港人的印象,不少仍停留在港人都只是懂得投機賺錢。這也是所謂的「中環價值」。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