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初到台灣的外國人,對入夜後響徹街頭的《給愛麗絲》與《少女的祈禱》常常大吃一驚:怎地這兩首西方世界耳熟能詳的古典樂曲,竟成了召喚台灣人出門倒垃圾的主旋律?
古典音樂成為垃圾車主題曲,這奇特的城市聲景,連同1996年開始實施的垃圾不落地政策,一起形構台灣特殊的垃圾文化。不過,對每日「應召」倒垃圾的台灣人來說,所謂特殊,不過是三五分鐘便執行完畢、連印象都談不上的日常習慣,至於把倒垃圾當作一件正經事,甚至看成一齣小型街頭戲劇?這種把「日常」顛覆為「非常」的事,大概只有搞藝術的怪腦袋想得出。
由貢幼穎、秦嘉嫄共組的「原型樂園」,便是一致力於以怪腦袋搞怪藝術的平台。搞怪不是她們給自己的形容,團名才是她們自我期許的真意。原型隱含對「本質」的渴求,將本質置於當代社會,尋找推陳出新的形式和手段,這樣藝術才會新鮮好玩,而新鮮好玩、難以定義,便成了人們口中的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