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諾貝爾獎到底屬於屠呦呦還是中國人?

「說屠呦呦的成就是集體榮譽,既不是歷史事實,也不是中國人的文化傳統,而是政府的需要。過度宣傳國家和集體榮譽,容易讓人以為一個民族比另一個民族更優秀,這叫民族主義,它是發生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

諾貝爾獎到底屬於屠呦呦還是中國人?

每年秋天,很多人都在等待諾貝爾獎的消息。它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榮譽之一。本週一(10月5日),諾貝爾獎評委會宣布了今年的第一個獎項: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者是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Satoshi Omura),因為他們發現了蛔蟲寄生蟲的新療法;以及屠呦呦,因為她發現了瘧疾的新療法。評委會在新聞稿中說,他們研發的新藥,拯救了全世界數以百萬人的生命。

中國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因為這個宣布裏竟然沒有提到獲獎者的國籍。屠呦呦是中國人,這一點似乎比她的名字更重要。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中國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在宣布消息的現場,一位中國記者問道:「能不能說這是你們第一次頒獎給中醫?你怎麼評價這個領域的貢獻?」通常,這個問題可能會得到這樣的回答:中醫也對世界醫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評委會成員回答說:「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個獎不是頒給傳統醫學的,而是頒給受傳統醫學啓發而創造新藥的人。」

儘管如此,很多中國媒體仍然在標題中用「中國人」替代了「屠呦呦」,在內容中只提到屠呦呦,把坎貝爾和大村智略稱為「其他兩位科學家」,而且固執地宣稱「中醫獲得諾貝爾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