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閱兵,對內重於對外,通過大規模紀念抗戰以獲認同、重塑歷史合法性是其隱藏目的。這一目的能否達到估計並不樂觀,因為知識界和公眾更希望公正對待歷史,「中流砥柱」避實就虛,難獲認同。
自今年3月份中國官方宣布在9月3日閱兵的消息以來,全世界對中國閱兵的目的就有種種猜測。中國官方宣布閱兵是為了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但之前從未在抗戰勝利紀念日閱兵,閱兵一般是在逢十週年的國慶日,而今年是建國66週年,高調閱兵的理由並不充分。因此,閱兵目的成謎,猜測在所難免。
9月1日,《人民日報》微信客戶端發布文章,駁斥對閱兵的三大質疑。所謂「三大質疑」,指「秀肌肉」、針對日本、勞民傷財。這其中,「秀肌肉」、針對日本都是關於閱兵目的的。「秀肌肉」,意思是秀武力,展示「軍隊和國家的實力」。針對日本,指閱兵是為了警告和震懾日本。對於這兩個質疑,文章予以駁斥,稱閱兵不是秀武力,「『秀』的是中國作為二戰東方主戰場和勝利大國的歷史地位」;閱兵也不是針對日本,「絕不是刻意針對某個特定的國家,更不是為了炫耀武力、恫嚇哪個國家」,「如果非要說中國閱兵是針對誰的話,那針對的也是那些對歷史不認賬的軍國主義分子,針對的是那些歪曲歷史、破壞和平的人」。
眾所周知,《人民日報》代表中共最高權威,上述文章,算是官方對閱兵目的的回應。不過,這篇文章並不是刊登在《人民日報》的印刷版上,而只是在微信客戶端這種新媒體上,其權威性大大低於印刷版。而在兩日前(即8月30日)的《人民日報》印刷版上,刊登了閱兵副總指揮王健中將的文章,文中稱:「閱兵是忠誠宣誓,首先檢閱的是三軍將士對黨中央、習主席的無比忠誠和堅決擁護。」此說一出,被很多人解讀為洩露天機,說出了閱兵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