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70週年北京閱兵之際,1984年鄧小平閱兵的一幕再次進入人們視野。那是鄧小平唯一一次天安門閱兵。那次閱兵在什麼樣的國際國內環境下發生?鄧小平要借大閱兵展示什麼?筆者檢視史料,嘗試還原歷史的現場。
1949年到1959年,中國曾連續11次舉行天安門閱兵。1949-1953,由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宣讀解放軍總部命令。1954-1958,由國防部長彭德懷宣讀國防部命令或發表閱兵講話。1959年閱兵前夕,彭德懷因批評毛澤東發動的大躍進,在廬山會議上被打倒,閱兵時國防部命令的宣讀者換成了新任國防部長林彪。自1960年起,毛澤東時代再無閱兵。中國步入大飢荒時期和十年文革。
1976年10月21日,毛澤東的繼任人華國鋒身穿軍裝登上天安門。150萬軍民遊行,慶祝粉碎四人幫、慶祝華就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華被稱為「英明領袖」,達到權力巔峰。舉行閱兵,對他來說順理成章;合適的時間是1979年10月1日國慶30週年慶典。然而此事沒有發生——中國最高權力發生了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