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节目中的中国社会折射:相爱有多真实,相亲有多现实?

制作人从婚姻焦虑中看到商机,婚恋节目从服务变成噱头,荧幕上的相爱总让人欲罢不能。
婚恋节目《新相亲时代》中,男女嘉宾不仅要互相考量,还要经历对方父母的刁难。
风物

演员的诞生

付曼琳参加了婚恋节目《新相亲时代》。在节目中,她和男嘉宾互相考量,再经历对方父母的刁难,在节目上历经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成功牵手。然而,在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距节目录制时间约10天),她对外承认已经分手,开始在微博上积极宣传自己的婚庆公司。“下台即分手”似乎早已成为相亲节目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在中国电视制作业内,婚恋节目造假早已不是秘密。如果观众多看几个中国婚恋节目,一定会发现一些熟悉的面孔。要么是演员,要么是未大红的艺人、模特,这些嘉宾要么不愿意牵手,希望在台上留得越久越好,或者牵手成功红依旧频繁参加相亲节目,永远演出等爱的戏码。

化名为 RAYLEEE 的男嘉宾是典型的“相亲专业户”。参加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时,他说自己离过一次婚,第二年年初,他上了央视《交换空间》,说刚和媳妇领了证要一起装修房子;结果几个月后就以单身身份现身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相亲舞台,并成功牵手一位女嘉宾……除此之外,他还参加过中国教育电视台《成长不烦恼》、网络综艺《浪漫满车》等节目的录制。

2016年年底,在金星主持的《中国式相亲》中表现突出的漂亮女嘉宾谷玮在2014年参加过《非诚勿扰》,2015年参加过《牵手爱情村》 (一档素人嘉宾自由搭配培养感情的相亲交友节目)。从前,她宣称自己学校是伦敦大学。而在《中国式相亲》里,她又称自己毕业于布鲁内尔大学。

网络婚恋节目《单身战争》将恋爱交友与“生存游戏”相结合,多对男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获得较多异性的关注,从竞争中寻找对象。
网络婚恋节目《单身战争》将恋爱交友与“生存游戏”相结合,多对男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获得较多异性的关注,从竞争中寻找对象。

节目嘉宾太高的重复率显然不是一种巧合,而综艺节目负责找嘉宾的导演也大多对他们此前的“演艺经历”心知肚明。《中国式相亲》的节目组工作人员就在受访时说过,只要确认了嘉宾的单身状况、家庭关系,以及择偶意愿,“他(她)就可以来上节目了”。《单身战争》制作方乐禧文化制片人邓峰也主动对媒体表示,核实嘉宾资料时,主要集中在基本资料、爱情观价值观、是否单身等方面,“只要符合这三个招募条件,我们就会考虑的。”有趣的是,《单身战争》导演组声称自己 “专门统计过嘉宾中『回锅肉』的数量,每100人中出现类似情况(之前参与多个节目)的有三五个。”

如今,婚恋节目的嘉宾市场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般来说,一个新节目的第一批嘉宾基本都是聘来的演员。有的是平面模特,有的是不出名的艺人或节目主持人,有的是艺术/影视学院学生,有的是经过培训的公司白领。他们会编造身份及职业,捏造耸人听闻的故事。接随着节目的名气增加,嘉宾可以考虑接纳一些社会人士,但也要经过筛选,并指示对方按照剧本或者导演指导拍摄。

甚至,随着相亲节目的火爆,一批专业的经纪公司正在兴起,他们打着“送你上节目,机票食宿全包,还给你钱赚”的旗号,选拔和输送着无数“相亲专业户”。节目组考核嘉宾通过之后,这些公司多数从节目组给嘉宾的报酬中抽取费用。以现实生活的经验来看,很多登场嘉宾外型条件与家庭及工作环境皆佳,且都宣称他们急于开展一段关系,很难想象这些嘉宾们会保持单身,但是这些嘉宾无一例外都宣称自己难觅良缘。

婚恋节目选角流程
婚恋节目选角流程

一位参加《非诚勿扰》节目嘉宾小雪(化名)对媒体透露,在整个面试过程中,编导最关注的是她的性格特点,希望帮她贴一个标签,比如泼辣型或温柔型,并要求她把这个特点无限放大。面试编导问她:“如果你遇到一个带小孩有离异经历的男嘉宾,你会讲什么?”小雪回答:“我们不太合适,但是希望你继续努力,总会遇到一个好女人的。”这个答案被编导否定,在提示下她重新回答“那你还配不上我”,编导才感到满意。 《非诚勿扰》主编李政就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在嘉宾选择上最期待的是“有故事、有主见、有个性、有话题的嘉宾。”

针对同一个人物/故事,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并且也容易达成短时期内焦点集中的目的。观点表述几乎成了人们衡量一个嘉宾的全部根据。有限的表达自我的时间内,谁的话够出位、更精彩,谁给人的印象也就能更深刻。

从生活服务到真人秀

回溯婚恋节目形式刚出现的198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整个社会都震荡于探索与迷惘之中。那一年山西电视台在《电视桥》栏目中设置了“电视红娘”板块,创下了收视高峰。之后,北京电视台推出的《今晚我们相识》,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界定了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

最开始的婚恋节目具有一定交友服务性质。彼时的婚恋节目形式简单普通,一般是主持人+征婚者组成,主持人的主要作用在引导征婚者讲清楚自身情况和应婚要求,联系方式,等待应征者来信。来到节目中征婚的多为男性,而且多来自农村,用当时一位农民的话来解释“我花几百块请一个媒婆,只给我介绍一个人,还不管成不成,电视一下就给我介绍几十个”。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婚恋节目占据中国众多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掀起收视热潮。 但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相亲节目开始逐步脱离“生活服务类节目”,走向“真人秀”范畴。2010年至今,以《非诚勿扰》的火爆(包揽多次全国卫视周收视率总冠军)为起点,本已沉寂多时的婚恋节目迎来又一轮春天。节目也由传统的男女比例均衡,到不对称的男女比例搭配,这种多人共同拷问一人的方式使得人物的话题性更足。

中国知名婚恋节目盘点(2010-2018)
中国知名婚恋节目盘点(2010-2018)

有话题性的节目播出后,网络报刊等渠道成为延伸节目话题的最佳平台,随后迅速发酵,加快了传播速度。“富二代”“宝马女”“拜金女”等等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争论之后,收视率便一路飙升。各大节目挖掘噱头,增强刺激性和视觉性,力图突破惯常的婚恋服务形态。它们对外不再标榜提供结婚服务,都以“爱情”为口号,但观众看到嘉宾之间的互动,依然是按照传统相亲逻辑体系发展,他们只会就最现实的需求交流。

用电视探索婚恋的本质?

中国节目展现出的只是一种主流的婚姻叙事:对婚姻合理性的绝对认同,同时又自相矛盾地把婚姻与浪漫强行捆绑,强调婚姻/相亲中的双方博弈和经济/阶层差距。以展现择偶观念/现实的矛盾冲突为主要看点。夸张的话题和演员是婚恋节目的唯一出路吗?实际上,欧美的婚恋节目创造了许多其他的可能性,不仅品类更为丰富,探讨的话题也更多元和全面。如今,全球范围内的婚恋节目都在经历复兴,它们遍布平台各个时段,面向各个观众年龄层。

在世界上流行的婚恋节目中,第一类是基于社交网络的婚恋节目,主要展现的是恋爱相处的过程,意图研讨恋人之间的情绪、关系变化、共同经历和亲密体验如何影响彼此的生活。建构式真人秀是这类节目的一个典型,主要剧情就是年轻男女相处相爱,主要以交往和确定关系中间的情感波折为看点(尤其涉及三角恋、移情别恋等)。《爱情岛》(Love island),《和前任在沙滩上》(Ex on the Beach)是最早采用这种模式的节目。

最近流行的韩国节目《Heart Signal》也是其中典型。尽管已有许多欧美节目拍摄男女“共处一室”的恋爱过程,《Heart Signal》却因其文化背景贴近华人社会而大热。第二季中的三角恋设置,充分切中中国现下的社会痛点,两女一男的模型,与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恋爱期待撞正,大家由期待到梦碎,投入到极点。

这类节目另有一个型态是把情感实验和生活淘汰类的应对困难挑战结合在一起。例如让婚姻走到边缘的夫妻去荒岛共同生活,看看共同抗压的过程是否能够让他们更了解彼此。

第二种婚恋节目类型是让观众更多参与,决定情侣的命运。电视台和制作公司想办法将约会相亲节目整合观众的参与,让观众觉得他们可以左右一段关系的进展。这种节目意图探讨的是整个社会的婚恋观——亲密关系应该有什么样的底线?什么样的关系算是恋爱?什么样的人值得被爱?

有一档节目,叫做《年轻、自由、单身:直播》(Young, Free and Single: Live , E4 2015年),把一个社交网站的讨论区搬到了节目现场。第一季节目当中,一群单身男女一起搬到了伦敦的一所公寓中,参与一系列的“盲目约会”(Blind Date)。然后让他们聚在一起回看相亲的过程,并进行点评。回看的同时,网友参与讨论,他们可以在直播中实时回应网友的讨论。类似还有一档节目叫做在《在DR3约我》(Date me with DR3, 丹麦2015年3月首播)。两个来自哥本哈根的年轻单身汉决定让 DR3台的观众来掌管他们的爱情两个月,群众会为这两个男生汉介绍他们认为合适的对象,两个人要参加各种相亲活动,以及听取群众的意见。

第三类节目是速成型,要求嘉宾一开始就进入一段关系——这种模式改变了感情慢慢升温的过程,将婚姻/亲密关系和爱情割裂开来。看看爱情是不是婚恋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说不定相貌/性/财富更为重要?在节目《配对》(Coupled, Mark Burnett’s, 美国 Fox 2016年播出)中,2位男嘉宾与12位女嘉宾在加勒比海的孤岛上相遇。双方见面简单寒暄之后,如果女嘉宾对这个男嘉宾感兴趣,就去左边的酒吧,如果不感兴趣,就是右边的平房。马上“以貌取人”的效果就出来了。

有一档名叫《克隆游戏》(Game of Clones, 2017年英国首播)的节目,单身嘉宾们必须先根据自己的择偶标准创造一个虚拟形象,然后节目组根据他/她的择偶标准,选定10个相亲对象,他/她被丢到一个有10位相亲对象的大房子里,最终要在10个人中挑选自己心仪的另一半。节目提出的疑问是:依靠理性列出标准找到的伴侣,会比一时冲动交往的伴侣更好吗?

世界流行的婚恋节目
世界流行的婚恋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见面就结婚》(Married at First Sight)是最成功的。节目一开始就是一场为两位陌生人举办的婚礼,两人先结婚,再慢慢培养感情。节目中的配对是科学家/心理学家/婚姻专家在筛选各种条件后,筛选出来最合适彼此的人。节目跟拍两人婚后的相处过程,并且在一年后进行回访,看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是否能够长久。

性在一段关系中的重要性也常被探讨。一档节目叫做Kiss Bang Love《一吻定情》(2016年2月在德国首播)试图反“由爱而性”的常规,看看能不能“由性而爱”,单身嘉宾被蒙上眼睛和15个陌生人接吻,之后选择其中的5位见面。这些人里有的可能完全是陌生人,有的可能就是他的朋友。接着单身嘉宾再从5个里选择出2为共度一夜,最终锁定1人配对。

另外,还有一些婚恋节目与其说是讲婚恋,不如说是利用婚恋去探讨社会议题——例如同性恋结婚、变性人追求爱情、残障人士的婚恋问题、电视上到底能裸露到什么程度等等。2016年美国播出了第一档为同志找伴侣的婚恋节目《寻找白马王子》(Finding Prince Charming)。2012年英国第四频道推出了婚恋节目《无可救药的单身汉》(Undatables),帮助不健全人士找伴侣。2014年的《亚当寻找夏娃》(Adam Looking for Eve, 在荷兰播出)是一档裸体相亲节目,挑战了婚恋过程中的繁文缛节。之后还有 《单身父亲求爱记》(Single Dad Seeking),《约我妈妈》(Date my Mum, 英国第四频道播出)等父母和孩子一起选择是否进入亲密关系的节目。

从中国式相亲到中国式结婚

中国的婚恋节目并不在意恋爱的过程,基本都在宣扬诚心和长久的关系。稳定的婚姻成为了恋爱的终极目标,更带有直接的交易属性:具体的个体被抽象为硬件指标,方便双方最短时间内逐条比对、完成估值、达成交易。著名婚恋节目主持人孟非受访时坦言,婚恋节目中的双方就是要“先谈条件”:“先看年龄,再看收入,再看学历⋯⋯全比完了,ok,就可以开始了。有那么多路通往婚姻,这就是其中一条,我们不排斥。”

在这个残酷的相亲市场上,嘉宾们对彼此进行肆无忌惮的评判。有男嘉宾在陈述择偶标准时对女性的外貌有非常细致入微的要求,诸如瓜子脸、高鼻梁、丹凤眼。甚至有女嘉宾不断摆出各种造型男嘉宾对自己的身材进行点评。而针对男士,女嘉宾们也毫不留情。在某一期《非诚勿扰》中,一个年纪较大长相一般的男人本来遭遇了诸多攻击,在介绍完他自己有一家公司、爸爸还有一家公司在美国时,镜头中呈现出的是女嘉宾们跃跃欲试的画面。有个女嘉宾还说:“我会每年到美国去,很适应那里,以后可以一起定居美国。”

江苏衞视的《非诚勿扰》于2010年首播,曾包揽多次全国衞视周收视率总冠军。
江苏衞视的《非诚勿扰》于2010年首播,曾包揽多次全国衞视周收视率总冠军。

这种逻辑下难免滑入了一种纯粹的“资本”碰撞:“请问你有房和车吗?”“你月薪是多少?”“你出行工具是什么?”“结婚之后介意和父母一起住吗?”“你介意我和前男友的关系吗?” 等等。彼此匹配的,获得众人祝福的关系,资本优越的,可以高高在上地挑拣,条件比较差或者自身资本不足但要求颇高的,遭受冷嘲热讽。节目的话题性和矛盾冲突几乎都由此产生。

节目用文字游戏包装出“心动”、“喜欢”、“喜结良缘”,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把人物化的过程。物化的第一步是为嘉宾贴上标签,如女工、健身教练、公务员、大学教师等等职业,以及 “拜金”、“尖刻”、“张扬”、“乖巧”等等性格标签,通过拍摄和人为设置的印象将嘉宾刻板化了,呈现光鲜亮丽的外在形象多于深沉各异的内在特质。浅薄张扬的标签,方便快速认知和匹配。

电视中的“中国式相亲”某种意义上展现的是充满着矛盾的“中国式结婚”:人们前所未有地相信婚姻:必要、合理、浪漫,人人都应追求,能带来幸福;却又前所未有地质疑婚姻:对所有接触的对象心怀警惕和防备,小心翼翼地算计条件,并不真正投入感情。因此比起诚心地寻求亲密关系,婚恋节目变成了一个展现奇葩的媒介景观,一个发泄点和兴奋点的制造机,但这正是中国社会婚恋状况的真实体现——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焦虑。正如《新相亲时代》制片人张红岩所说,做节目的初衷是发现这个年代的父母和单身男女青年一样着急,这种焦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他从中敏锐地嗅到了新的商机。

读者评论 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B上镶金亮了>……

  2. 中国的相亲,是卖儿卖女,B上镶金

  3. 写国外的相亲节目居然没有提到最火的The Bachelor, The Bachelorette…

  4. 中国的相亲,是条件和条件相亲,和人没有太大关系。

  5. 婚戀節目重點:通過拍攝和人為設置的印象將嘉賓刻板化了,呈現光鮮亮麗的外在形象多於深沉各異的內在特質。
    如果把那焦慮的社會現象作為節目商機,可能會製造更多問題,而且會惡化。

  6. 畢業前禁止拍拖,畢業後催妳結婚

  7. 有一个经常被灌输的观念,就是结婚和谈恋爱是两回事,还有人说觉得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困惑,爱一个人难道不想和对方一起共同分享余生吗。
    还有会遇见这样的家长:大学之前对“早恋”如临大敌,上了大学之后就开始关心有没有对象了,好像这两个时间段、人的思想变化是可以分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