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熄灯危机:今天,怎样才能养活一家电视台?

市传有线融资有望,但面对今日电视业的严峻挑战,怎样才能经营下去?过去秉持的“得英超、得天下”模式,还是否可行?
香港

大众传媒寒冬弥漫。继亚洲电视于去年4月倒闭之后,香港一大收费电视频道——有线电视最近亦面临生死危机,其母公司九仓(0004)于2017年3月宣布停止向有线电视注资,意味着有线电视可能被迫“熄灯”。

4月18日,转机似乎出现,经营有线电视的有线宽频通讯(1097)于开市前申请停牌,待发内幕消息公告,有传新投资者洽购有望。临近中午,有线宽频主席吴天海向员工发出内部通知指,“公司已经踏出重要的一小步,以继续收费、免费电视和宽频服务”。

然而,有线电视的经营状况依然让人担忧。这家有23年历史的电视台过去9年持续亏损,亏损总额高达16.5亿港元,而有线宽频集团目前总负债已达4.84亿港元,即使融资有望,未来如何突破收入困境,仍是一大疑问。

曾在有线电视(以下简称有线)工作14年的马启仁对端传媒忆述,有线有过一段颇长的风光日子:自1995年至2007年,有线电视凭藉英超等体育赛事的独家播映权,一度赢得用户和收入的持续增长。

当时不少香港市民都把有线与英超画上等号,这家收费电视台一度确立了以体育赛事转播权吸引用户和广告的商业模式。在最顶峰的2006年,电视台营业额高达18.95亿港元,风光无量,并滋养了与体育赛事相关的许多专业人士。

然而,这种商业模式后来为何失效?有线的财政困局从何时出现?在今天的香港,究竟怎样才能养活一家电视台?

得英超,得天下

世界级体育赛事的独家播映权向来是电视传媒必争之地,这类赛事包括英格兰超级联赛(英超)、西班牙甲组联赛(西甲)、德国甲组联赛(德甲)、意大利甲组足球联赛(意甲)等,其中以英超最受欢迎。

过去多年,有线及 Now TV 都曾多次出手高价竞投英超的香港独家播映权,播映权价格一路水涨船高,到了2015年,网络电视乐视
也加入战场,以47亿港元天价成功抢夺英超播映权。

有线于1993年10月31日启播,启播前马启仁已加入电视台,起初担任体育组资料搜集员,后来成为香港著名足球评述员。
有线于1993年10月31日启播,启播前马启仁已加入电视台,起初担任体育组资料搜集员,后来成为香港著名足球评述员。

“业界一直说,『得英超,得天下』。”马启仁说,这句话一度成真。

有线于1993年10月31日启播,启播前马启仁已加入电视台,起初担任体育组资料搜集员,后来成为香港著名足球评述员,他介绍说,有线第一个买下的球赛播映权是德甲,原因很简单︰版权费较便宜,当时也没人买。

“收费电视需要很大量的节目留住客户,而足球赛事基本上是一个又一个两小时的节目,非常适合,好像连续剧一样有追看性,球迷觉得有趣。”马启仁说。

1995年夏季,有线播映美洲国家杯,这可谓有线的第一场“大骚”,邀请了时任香港立法局议员詹培忠做节目嘉宾,詹培忠还自掏荷包五千港元设立奖金,让观众竞猜赛事总入球。之后,不少球迷开始为收看球赛而付费成为有线客户。

“有线尝到甜头,于是更积极购入球赛播映权。”马启仁说,在1995/96的球季,有线先购入英格兰足总杯,再买入被媒体称为“四大联赛”的英超、意甲、德甲、西甲,1996年又买下欧洲国家杯。

“1996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有线宣布播放欧洲国家杯全部赛事,那是前所未有的,以往其他电视台只会播部分赛事。”马启仁说,当时这个消息轰动香港:“球迷都高呼『正啊!』,有线可说是改变了香港人看球赛的习惯。”

同年8月,碧咸(David Beckham)在英超揭幕赛中场笠射入网,该入球被选为英超最佳入球之一,碧咸自此一举成名,这是碧咸人生的转捩点,也为有线带来效益。

英超大热,有线乘势崛起,英超自此成为有线的皇牌节目。马启仁记得,当时有线大力投入资源制作英超节目,不惜花费资金,派香港足球评述员到当地采访,又或拍摄场外花絮,同时亦开设球迷会等。

翻查有线宽频的年报,有线电视独家播放英超期间,客户数目由1995年的15.6万,增至2006年的78.6万,升幅逾403%﹔而电视业务的营业额也从1999年的13.08亿港元,升至2006年的18.95亿港元,升幅达45%。

收入增长之余,有线也带动了足球评述业的发展。在1996年至2003年间,有线曾举办过三届足球评述员训练班。“当时有线播越来越多球赛,很多人(足球评述员)愿意跳槽,但还是不够,于是有线自行培训。” 马启仁说。

失英超,失天下?

不过,有线经历长达十年的黄金期后,很快遭遇强劲对手。2007年,成立仅仅四年的Now TV 宣布投得未来三季的英超独家播映权,市传共花了15.6亿港元,比起市传有线夺取过去三季的英超独家播映权的5亿港元,高出逾3倍。

“有线被 Now 抢去英超播映权后,冲击很大,可说是内忧外患。外患客人因为没有英超看,而取消订购﹔内忧是,那我们(有线)播什么?怎样留住客户?”马启仁唏嘘感慨。

三年过后,有线大手笔一举夺回2010/11起的三季英超播映权,市传花了逾10亿港元,然而,英超带来的真正效益却并不明显。

图:Wilson Tsang/端传媒
图:Wilson Tsang/端传媒

翻查有线宽频的年报,自2007年开始,有线电视业务的营业额已经出现大幅下跌,由2006年的18.95亿港元,跌至2007年的15.95亿港元,跌幅达15.8%;若单看有线宽频集团年度盈利,从2006年已经开始下跌,2005年盈利录得5.82亿港元,而到了2006和2007年,盈利分别跌到1.81及1.83亿港元。

年报分析认为,英超、2006年世界杯等赛事播放成本高昂,给利润带来压力。自
2008年开始,有线宽频集团甚至开始录得亏损,即使后来有线高价购回英超,亏损情况也没有改善,一直持续亏损至2016年。

在有线担任足球评述员12年的何柏霖,于2013年由有线的合约员工转为自由评述员。
在有线担任足球评述员12年的何柏霖,于2013年由有线的合约员工转为自由评述员。

曾在有线担任足球评述员12年的何柏霖对端传媒表示,令有线元气大伤的是有线未能在适当时间取得免费电视牌。2007年8月,有线取得2012年伦敦奥运香港独家播映权,并在2009年7月向香港政府申请免费电视牌照,不过香港政府却迟迟未有批准申请。然而,奥委会规定至少200小时的奥运节目需于免费电视台播出,有线被迫与其他电视台联播,因而失去原本因独家直播而获得的广告费。

“那次令有线元气大伤,亦是令有线要节流的最大原因。”何柏霖说。为了控制成本,2010年后,有线开始慢慢减省节目制作成本,节目质素也有所下降。

“观众在那个时候已不能接受标清,试想像在60吋的电视上,画面会很模糊的。作为付费电视的观众,付得起钱,但画面质素却比上网看更差,很难留住旧客。”何柏霖说。

何柏霖进一步指出,随着互联网发达,观众可上网以非法渠道免费看足球赛事,若网络的免费内容比收费电视的画质更清晰,实在难以竞争。“同事对内容及制作要求仍然维持一贯热诚,只是高清平台硬件所限。我后来才知道,原来电视台营运一条高清频道,需要额外成本,相信这是有线把部分球赛以标清播放的原因。”

另一方面,基于球赛是从外国购入,原本只有英文解说,但有线当时竟容许部分球赛只以英文播放,不作任何中文翻译,而部分球赛节目,亦由两名评述员减至一名。

从2011年开始,有线的订户人数已经开始下跌。2012年开始,有线再一次被 Now TV 抢去英超播映权,并开始停止购入新的足球赛事,订户人数和营业额都开始直线下降。

自2013年至2016年,有线的订户人数由106万跌至90.9万,跌幅达14.2%,而营业额亦由15.46亿港元减至10.43亿港元,减少逾32.5%。

但即便同期取得英超播映权的 Now TV,情况也并不乐观,营业额亦由2013年的32.31亿港元,下跌至2016年的29亿港元,跌幅达10.2%。“得英超,得天下”之模式,恐怕已不再是未来收费电视的致胜之道。

图:Wilson Tsang/端传媒
图:Wilson Tsang/端传媒

收费电视,未来怎样生存?

有线在失去英超后,直播的足球赛事亦不断减少,四大联赛只余德甲,以及日本甲组职业足球联赛和澳洲职业联赛,其后有线转而购入网球、篮球、排球等其他体育项目。不过,这些都未能为有线电视带来起色,有线继续亏蚀。

一度成功抢夺英超播映权的 Now TV 营业额同时也不断下降。2015年9月22日,乐视宣布以市传47亿港元的天价夺得2016/17起三季英超播映权,三天之后,Now TV 随即宣布与乐视签订独家协议,成为香港唯一获授权全数直播的电视台,开展合作关系。

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助理教授梁启业对端传媒表示,联合投取版权是大势所趋︰“香港只有700多万人,市传有线及 Now 曾用上逾十亿港元、乐视用上47亿元夺取播映权,根本不划算。未来所有电视台应合作投取播映权,令所有电视台都能播,才能共存。”

“共同获得播放权,各电视台可在节目质素上作出竞争,这亦对观众有利。”梁启业说。

此外,梁启业认为协助开放内地市场、开放电视政治广告、主动投放政府政策宣传费用于电视台播出,这都是政府可以协助业界长远发展健康营商生存空间的方法。

不过,整体而言,有线电视靠用户订阅付费的模式是否可以生存,也是一大疑问。近年,全球影视大势所趋的收费网路电视 OTT(Over-The-Top),在香港迅速发展,包括美国起家的 Netflix、来自大陆的乐视、电讯盈科(0008)旗下的 Viu TV 等,这些内容生产商让观众透过安装播放盒子或相关程式,收看串流直播及自选点播影视内容。

香港有线宽频未达成出售协议,目前仍在寻求资金支持及重组业务。图为有线电视大楼。
香港有线宽频未达成出售协议,目前仍在寻求资金支持及重组业务。图为有线电视大楼。

OTT 大多采取以大量免费内容吸引用户,再以部分内容吸引付费的商业模式。2017年1月,电视广播(0511,TVB)也向政府交回收费电视牌照,改为力推 OTT 平台myTV SUPER。TVB表示,myTV SUPER于2016年3月推出后的一年间,累计用户总数逾300万名。

对于收费电视的未来发展,马启仁认为︰“收费电视在过去十多二十年,只专注争夺版权,争夺完有几年好的日子过。我觉得是浪费了几年时间,所以未来不论什么电视台,要继续生存,我觉得出路是要提升自家节目的独特性。”

2007年夏天,因为希望担任北京奥运的评述员,马启仁离开了有线,转去转播北京奥运的无线电视台,其后亦去过nowTV为足球赛事做评述。他目前自组公司,制作体育节目,供应给电视台。

2013年,何柏霖与另外三、四位足球评述员,都由有线的合约员工转为自由评述员。“同事间开始感觉到有线不会再投资那么多在足球上,对足球评述员的需求下降了。”

对于有线电视,马启仁和何柏霖都希望有线能重整旗鼓,提高节目质量,找到新定位。“我是在有线长大的,看著有线之前那样,真的很心酸。”何柏霖说。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這就是香港人自認為腦子轉得快的結局?在大陸,所有的有線電視都是收月租的,人家在節目源和服務上為什麼可以做到盈利?同時還要面對互聯網的競爭?這說明什麼?坦白說,我已經沒有看香港有線電視台很長時間了,TVB起碼有5年沒用看過

  2. 2007年夏天,因為希望擔任北京奧運的評述員,馬啟仁離開了有線,轉去獨家轉播北京奧運的無綫電視台
    08京奧,是無綫與亞視共同投得轉播權,並非無綫獨家,請更正

    1. 謝謝讀者指正,已修改。

  3. 很久沒看電視了,網路對我來說更方便也更習慣。

  4. 以前看电视基本就是看英超或者体育赛事,现在都在网络看了。我想很多人都会认为电视的衰落不可避免

  5. 已經很多年不看電視了。

  6. "圖為旺角一間酒吧正轉播英超賽事。"重複了~

    1. 謝謝讀者指正,已修改。